张颖岚 苏 扬
中国文物报2015年3月24 日、27日
中国的博物馆,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最高领导人频繁关注。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他对“中国梦”概念的首次阐释,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执政理念。2014年2月25日,习总书记在首都博物馆(以下简称首博)考察时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2月15日,习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以下简称西博)考察时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习总书记洞悉历史和现实,在国博首次阐释“中国梦”,为世界上每一位炎黄子孙勾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奋斗目标;在首博首次指出,要“让文物说话”,用历史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博物馆陈列展览成为激发“中国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西博首次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将博物馆提升为共筑“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国博”阐释中国梦,“首博”激发中国梦,“西博”承载中国梦,习总书记在三个博物馆“三讲”中国梦,中国的博物馆也荣幸地成为了“中国梦”的讲台。
学习习总书记在“国博—首博—西博”关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论述,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博物馆不仅有可为,还要有所为,更应当大有所为,努力成为诠释“中国梦”的历史脚注,托起“中国梦”的智力源泉,助力“中国梦”的精神支点,培育“中国梦”的文化圣殿。
诠释“中国梦”的历史脚注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伟大复兴的真正含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民,才对民族复兴抱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历史上的辉煌和近代的屈辱形成的巨大反差,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的心结。“物以载道,形以传神”,我国博物馆所珍藏的历史文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化结晶,正是诠释“中国梦”弥足珍贵的历史注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向心内聚,创造了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56个民族、15亿华人紧紧凝聚在一起,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中华文明海纳百川、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汉唐盛景,纵横五千里,上下五千年。我国博物馆所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集体记忆中的精粹,中华文明璀璨王冠上的明珠。“文物无言,历史有声”,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清晰地还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印记,准确地标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启航锚点,鲜活地再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基因,是中国灿烂文化、悠久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华夏之所以为华夏、中华文明之所以为中华文明的最强有力物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国博物馆珍藏的相关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智慧结晶,鲜活地展现出国家开放包容、民族自强自立、人民生活幸福的生动画卷。做好这些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与研究利用,使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这些凝结着中国智慧与民族荣耀,灿若星辰的历史遗珍传诸后世,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用“中国智慧”启迪当代与未来,用璀璨中华文明激发全民族共同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信念和愿景。
“中国梦”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深藏于每一位中国人心中的挫折与伤痛,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国博物馆馆藏的相关文物,是开展国史、党史、民族史教育的生动教材,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中华民族历经磨难、百折不回的精神,从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前进的智慧,更可以深刻地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必由轨迹。
这些珍贵的馆藏文物还展现了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合作共赢,与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立足“一带一路”等国家宏观战略构想,我们可以通过深化馆藏文物研究、凝练跨领域、跨地域课题、筹组主旨性展览,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和“金名片”,用历史的声音告诉世界,“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息息相通、紧密相连。
因此,把这些“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是中国博物馆共筑“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专业的职业操守、规范的管理方法、科学的保护技术,按照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的各项要求,保护好、管理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以珍藏民族记忆、守护中华文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以物载道、以史鉴今。
托起“中国梦”的智力源泉
习总书记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中国力量”。作为容纳五千年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中国博物馆,可以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正本清源”,在创造性转化中“通古今之变”,在创新性发展中“继往开来”,使之成为托起“中国梦”的重要智力源泉,以熔铸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人民有信仰,民族有精神,国家有力量。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从建立伊始即承载着启人心智、弘扬精神、推动创新的使命。1895年,维新派建立的上海强学会就提出“建设博物馆”等四项要务。梁启超在《论学会》中说,欲振中国,须兴学会,“开博物院”。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维新人士和其他有识之士,就要通过博物馆“开民智而悦民心”,培育中国精神。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在不断变化:从对“物”的守护,到对“人”的关注,再发展到今日之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融入和参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博物馆承担着萃取文明精华、传承优秀文化、传递中国智慧、传播中国声音的光荣使命,可以汇聚民心、启迪民智、展现国威,在服务国家大局、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不可限量的发展潜能。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文明传承至今,其内在动力就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中国智慧”。千年文化积淀而成的“中国智慧”,是蕴藏于我们身体中的传统血脉、文化基因,是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价值支撑和中国力量。围绕共筑“中国梦”,我们有责任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通过盘活馆藏文物宝藏,让沉睡中的文物“苏醒”;通过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中蕴含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中国智慧”,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激活我们的文化基因,坚守我们的精神家园,使民族自尊、文化自信凝聚成一种强有力的“中国力量”,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硬实力,增强我们民族内心的动力、强身壮体的抗体和慎终追远的定力;通过研究和展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馆藏历史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各国印证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仁义博爱、扶危济困、互学互鉴的“中国力量”,向各国友人传播华夏民族开放包容、热爱和平、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中国声音。
助力“中国梦”的精神支点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需要亿万中国人共同参与的事业,只有树立起充分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才能筑牢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夯实推进“中国梦”的精神支点,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使我们在心理上以国为荣、以史为誉,不为谣言所惑、不为困难所撼、不为乱流所扰。
文化自信来自于广泛的社会认同、崇高的精神价值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育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崇高思想追求,是我们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始终是一条血脉相承的情感“脐带”,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成为催发每一位中华儿女报效祖国、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精神力量;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主题,是中华文明历经战乱、迁徙和更迭,不断自我调适与修复,依旧生生不息的文化动因,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力量的历史渊源。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我们共同推动文化自信的觉醒,孵化中华民族标志性的文化成果和共同的文化精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纵横五千里、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来说,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的最强有力物证之一。中国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既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激发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回的珍贵物证。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以及其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精神支点。围绕共筑“中国梦”,我们有责任在为国家、为民族保护好、管理好这些珍贵历史记忆的同时,系统、科学研究和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一切有利于实现“中国梦”的中华文明成就和优秀传统文化归纳总结,重铸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领起文化自信的新风潮,为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使之成为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和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从而组构而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体系,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以抵御价值多元化、社会转型的冲击,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的阵痛,精神家园空心化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启迪和凝聚全民族团结一致,不断推进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培育“中国梦”的文化圣殿
“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习总书记赋予了中国博物馆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在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发挥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引领社会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积极作用,实现博物馆由“物”到“人”的观念转变,将虚功实做,让人民群众通过博物馆这所“大学校”拥有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获得感”,使博物馆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共筑“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自1905年张謇在南通创建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迄今,历经一百一十载的中国博物馆,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据统计,我国的博物馆已达4165个,10年间增长一倍,其中免费开放博物馆2115所,馆藏文物数量已达2318万件(套),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和丰硕的成果。但是,伴随着我国博物馆数量的不断累增和类别的进一步丰富,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要担当共筑“中国梦”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中国的博物馆急需要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提升”。为了推进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提出“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博物馆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
发挥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作用,我们要充分激活博物馆的文物资源优势和研究潜力,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多多“苏醒”,让馆与馆之间的文物多多“流动”,激活其生命力,让它们“活起来”,并挖掘出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使博物馆成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共筑“中国梦”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我们还要积极吸纳各领域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借由时代特色鲜明、主题内容创新的展览,丰富多彩、层次多样的公众教育活动,生动鲜活、独具匠心的文化创意产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的博物馆教育体系,使博物馆逐渐摆脱“盛装华彩下的孤单”,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社会存在感,成为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以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共圆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爱国主义宣传阵地作用,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以中华民族发奋图强的历史为线索,通过具有说服力的陈列展览和人性化的讲解,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使全体人民在得到熏陶和感悟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才能蓬勃发展、前景广阔,才能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应当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坚定中国道路,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我们还应当积极探索与各类学校、图书馆等其他社会教育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城镇、社区的联系,逐步形成辐射式的社会教育网络,进一步完善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长效机制,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的社会共享。与此同时,通过编撰文化遗产教材,设计相关教育活动,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以物感人、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使博物馆走向社会,走近民众,成为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的大学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这片蕴藏着祖先智慧结晶的广袤沃土上,在这条流动着传统文化韶光的历史长河中,内聚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珍贵历史文物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等待着我们勇挑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召唤着我们去呵护、解读与传承。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将中国的博物馆建设成为坚定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放飞复兴梦想的大学校,使每一位中国人通过“润物无声”的“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滋养,树立起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坚定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迈进。